神经科学家心智模型心智模拟,德州仪器TI理解即模拟(understanding as simulation)

来源:时间: 2024-04-01

神经科学家心智模型心智模拟,德州仪器TI理解即模拟(understanding as simulation)

神经科学家还不清楚这种心智模型或运行在其之上的心智模拟,是如何从数十亿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的活动中产生的。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对概念和情境的理解正是通过这些心智模拟来激活自己之前的亲身经历,并想象可能需要采取的行动。心智模型不仅能够让你预测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什么,还能让你想象如果特定事件发生将会引发什么。例如,如果你按车喇叭或从车窗向外大喊“从路上让开!”,这位女士可能会吓一跳,并将注意力转向你;如果她绊了一下,鞋子掉了,她会弯腰把鞋子穿上;如果婴儿车里的婴儿开始哭闹,她会看一眼出了什么事情。想要理解一个情境,其关键在于要能够利用心智模型来想象不同可能的未来。理解即模拟心理学家劳伦斯·巴斯劳(Lawrence Barsalou)是“理解即模拟”(understanding as simulation)假说最为知名的支持者之一。在他看来,我们对于我们所遇到的情境的理解包含在我们在潜意识里执行的心智模拟中。此外,巴斯劳提出,这种心智模拟同样构成了我们对于那些我们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的情境的理解,比如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或读到的。巴斯劳写道:“当人们理解一段文本时,他们构建模拟来表征其感知、运动和情感等内容。德州仪器TI模拟似乎是意义表达的核心。”7我可以轻易地想象出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女士在打着电话过马路时发生了车祸,并且通过我对这一情境的心智模拟来理解这件事。我可能会把自己代入这位女士的角色中,并通过我的心智模型所做的模拟来想象,我拿着手机、推着婴儿车、牵着狗绳、过马路、受到干扰等分别是什么感受。对于像“真相”“存在”“无限”等这类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是如何理解的呢?巴斯劳和他的同事们几十年来一直主张:即便是最为抽象的概念,我们也是通过对这些概念所发生的具体场景进行心智模拟来理解的。根据巴斯劳的观点,我们使用对感觉-运动(sensory-motor)状态的重演(即模拟)来进行概念处理,并以此来表征其所属类别,即使是对最抽象的概念也是如此。令人惊讶的是(至少对我来说):这一假说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很久以前,在一堂英语课上,我学习了“隐喻”的定义,其大致内容如下:隐喻是一种以并不完全真实的方式来描述一个物体或动作,但有助于解释一个想法或做出一个比较的修辞手法……隐喻经常应用在诗歌等文学体裁上,以及人们想要为其语言增添一些文采的时候9。我的英语老师给我们列举了一些隐喻的例子,包括莎士比亚最著名的诗句:“那边窗户里亮起的是什么光?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我当时的认识是:隐喻只不过是用来为原本平淡无奇的作品增添一些文采罢了。许多年后,我读了由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哲学家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10一书,之后,我对隐喻的理解完全改变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是:不仅仅是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充斥着我们意识不到的隐喻,我们对基本上所有抽象概念的理解都是通过基于核心物理知识的隐喻来实现的。莱考夫和约翰逊引用了大量的语言示例来证明他们的论点,展示了我们如何用具体的物理概念来概念化诸如时间、爱、悲伤、愤怒和贫穷等抽象概念。例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我们会使用具体的概念,如金钱,来谈论抽象的概念,如时间。例如,我们经常会说:你“花费”或“节省”时间;你经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花费”;有时你“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而且你已经合理地“使用”了时间;你可能认识一个在“借用的时间”里活着的人。类似地,我们还会将诸如快乐和悲伤等情绪状态概念化为物理学中的方向的概念,如“上”和“下”。例如,我们会说:我可能会“情绪低落”并“陷入沮丧”;我的心情可能会“一落千丈”;我的朋友经常让我“提起精神”,或者让我“情绪高涨”。更进一步说,我们通常使用物理学中温度的概念来对社会交往概念化,比如,“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她冷冰冰地凝视着我”“他对我很冷淡”。这些说法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以隐喻的方式讲话。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这些隐喻揭示了我们对概念进行理解的物理基础这一主张,支持了巴斯劳的人们通过构建源自我们核心知识的心智模型的模拟来进行理解的理论。心理学家通过许多有趣的实验探讨了上述想法。一组研究人员指出:不管一个人感受到的是身体上的温暖还是社交上的“温暖”,激活的似乎都是大脑的相同区域。


电话

185 0303 2423

微信

咨询

置顶